7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這份高規格文件提出31條政策來回應社會關切。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這是繼新舊“36條”之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又一重要文件。
旨在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使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p>
這一定位,肯定了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2023年,中國成為美國第三大進口國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外貿企業達51萬家,進出口總額21.4萬億元,進出口規模年度占比首次超過一半,達到了50.9%,對我國外貿增長的貢獻率達80.8%。
民營企業海外直接投資也是促進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積極活躍力量,無論項目數量還是投資金額,民營企業已占據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半壁江山,并呈現更加積極活躍的態勢。

《意見》與時俱進、精準發力,直擊民營企業當前面臨的難點、痛點、堵點,在廣大滬商群體中引起熱烈反響。尤其強調民營經濟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生力軍作用,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民營經濟和民營經濟人士的重視和關切。
平等、合規和企業家精神再次成為民企下一步發展的關鍵。




/ 南洋五金/
NANYANG




圖文來源于網絡,侵刪